MacOS体验

在Y460老笔记本上面加装内存并安装了固态盘,然后花了两天折腾MacOS安装。其实真的挺简单的,主要是驱动啥的别人都帮着找好了。体验起来果然比Windows爽多了,就是显卡驱动似乎略有bug,可能会突然死机啥的。看来还是得赚钱弄台正版的才行。

关于ipad蓝牙键盘设计

为手中的ipad买了个B.O.W航世蓝牙键盘,本意是方便写博客,但是实际使用后发现键盘设计问题颇多,还是样式设计大于实际功能设计,说白点就是好看不好用。

首先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取消键,ipad默认拼音输入法带有联想输入功能,而本人在使用键盘输入时竟找不到取消输入功能,即通常键盘都有的esc键功能。该键盘对应位置放了个home键,习惯性的按下去就会退回到ipad主页,直接切出了app程序。琢磨了半天也没发现对应esc的按键在哪里,如今也只能用空格键+backspace键代替,需要多按一下,好不尴尬。

其次是没有导航相关按键的绑定,即不能用键盘来浏览ipad页面上放置的app,还得自己手进行滑动并点击才能选择。当然这个可能是IOS系统本身就没有提供对应的API,不过键盘如果支持的话更符合用户的要求。

然后是键盘上很多按键设计得莫名奇妙,看图标样式完全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都试过一遍后发现十几个键里也只有一半有用,其他完全没有绑定IOS操作。

使用后感觉Ipad蓝牙键盘只能用来满足输入要求,基本就是虚拟键盘都完全替代品,对方便操作没有什么帮助。这篇文章就是使用该ipad蓝牙键盘输入的,如果有什么错误,那都是联想输入法害的,谁要我怎么也无法在键盘上找到esc取消键呢。

new! 使用ipad进行输入的另一个麻烦是复制粘贴很不方便,选择部分文字还是得使用本人的fat finger在屏幕上不断乱点,n多次会失败,麻烦的很。而且多个app间进行切换简直就是灾难。不懂ipad为何不能设计像surface pro一样切屏显示。

读浪潮之巅想到的

这是本人2011年10月的一篇读书笔记,当时对互联网的理解自然有限,倒是能结合这篇做个比较。

读《浪潮之巅》帮助我梳理整个计算机发展的规矩,只要读这种梳理路线的书就会有n多想法被串在一起,许多当时觉得有记录必要但却慢慢淡忘的思想也逐渐浮出,真心希望自己能多碰到些这种书。

1.作者从google出来却放弃去百度而选择了腾讯,这说明了一个态度:1.百度搜索霸主地位已经成熟,根据规律,其在搜索上的发展必然停止,而需要寻找新的盈利点。所以作者的搜索技术在百度是发挥不了作用的。2.作者认为百度找不到新的盈利点,他否定了百度作为技术公司的身份,认为其仅是一个互联网公司,存在转型困难的问题。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尽管目前百度仍然是三巨头中最强调技术的公司,但百度盈利模式却放弃了技术路线,竞价排名让人工代替了自动化技术,这种矛盾性让作者从中看出公司基因的问题。3.作者说腾讯和淘宝将逐渐蚕食百度的搜索份额,但这与他所说的霸主规律相矛盾,显然这只是作者的一厢情愿。由1的证据完全可以推翻3的说法。

2.目前腾讯的主攻发展方向是霸占桌面,以此继续巩固扩大自己的im优势。显然腾讯调整了原来希望霸占操作系统的心思,因为仔细分析就能发现那个其实迟早要被浏览器霸占,而浏览器大战腾讯tt没有丝毫转化优势,于是干脆放弃改为霸占用户的片段时间(即桌面)为此推出Q+并改变了webQQ的发展方向。由需要探索需要服务定制的一站式服务系统,改为一目了然扁平的桌面。

原来总是不解为啥q+或webQQ桌面上要默认放那么多应用,现在更是推出常用网站功能,一打开满屏幕各种大众网站密密麻麻。其实这既是跟其战略制定相符合,而战略制定更是和中国用户习惯相适应。这点听了周鸿祎的分析才真正弄明白,中国大多数用户尤其是使用qq客户端的都是没有细分能力的,他们不喜欢探索更讨厌定制。即使给他们一站式服务系统,他们也搞不懂到底怎么用。而让他们用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推送,他们不是懒得考虑自己需要什么吗,那就一股脑都给他们。所以腾讯放弃了系统,选择了桌面;放弃了分类,选择了扁平。

3.腾讯微博明显干不过新浪微博,但腾讯还是在搞;腾讯朋友更是彻底失败,但还是反复在搞,目前甚至不惜使用最后绝招与im绑定。显然这是需找新盈利模式的无奈,目前世界成功模式有搜索,电子商务,web2.0社交平台(facebook,或twitter),前面俩个腾讯也在积极的做,但由于霸主规律,基本无望。社交方面腾讯是霸主,更有优势,但转向web2.0平台却不那么容易。好不容易在3Q大战后意识到不做成平台不行了,全力去促成,无奈目前两种平台都弄不起来。

4.比腾讯朋友更有用户基础的Qzone也在改版,而且极其诡异的同时向两个方向努力,一方面是向社交平台转变,这当然是弥补腾讯朋友失败的无奈之举;一方面又得适应博客先轻博客转型的世界潮流,而问题在于信息爆炸的社交平台与小资情调信息极少的轻博客从设计本质上就是矛盾的。腾讯朋友的失败其实也是虚拟关系的qq号网络和真实信息的社交网络两者设计本质矛盾的产物。现在的腾讯其实在痛苦的转型期,所以才弄出桌面战略以此来进一步弥补平台的问题,既然平台建不出来,只好把im也往平台转。第一入口浏览器不成,只好选第二入口桌面。我原来也只想到了第二入口桌面,觉得以后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公司抢这个,却没有想到浏览器,再看google的思路,发现确实有境界理解上的差距啊!

5.腾讯这几条线都没有放弃,社交网络甚至采取得是齐头并进的模式,看来战略仍然是不断模仿直至对方找不到盈利来源拖垮为止。无奈新浪不吃这套,而且大有反抢qq社交关系的架势。微博本就很容易使用,和qq一样可以是虚拟身份也可以是真实身份(这点在中国很关键),而且最关键的是脱离平台限制,完全可以想象qq的危险境地。所幸对手是新浪,没啥创新能力与技术储备,否则其放弃平台专做统一接口,那将是对qq一次毁灭的打击。

如何设置TPLink无线路由器使得电信IPTV可以同时上网

一下午就想解决TPLink无线路由器与电信的iptv同时上网的问题,无奈没有成功。感觉思路是正确的,但是配置上TPlink软件功能不全。思路如下:

电信约定的方法是:Modem是做桥接设备的,上网需要终端、计算机分别pppoe拨号(一条线路支持多次拨号)。

我们一般用的时候,希望Modem自己PPPoe拨号,这样计算机可以直接连上网口(或者通过wifi)就可以上网了,当然ITV的终端也可以这样(事实上,电信一般也是让机顶盒自己拨号的)。

综合上述情况,可以这样做:

  1. 将Modem设置成自主PPPoe拨号,并支持DHCP,这样计算机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上网。IPTV采用网线连接MOdem,需要设置成DHCP的方式。 DNS可能需要自己设。(此方法不知为何总是不成功,实际电信的IPTV必须专线自主PPPoe拨号,所以不能使用DHCP方式 new!2013-02-14更新
  2. 也可以将iTV机顶盒设置成PPPOE拨号,需要将对应MODEM端口设置成桥接方式(不懂啥意思)
    又经过一天的实验与奋战终于搞定了。实际原因在于两个终端都要进行拨号,所以不能使用集线器连接而应该采用交换机进行连接。TCL弱电箱中提供了一个三口集线器,一个四口集线器以及一个所谓IP共享器(其实就是一个路由器,IN口即WAN口,其余OUT口都是LAN口)。解决方法即把IP共享器用作交换机,全部使用OUT口(这步是关键),入口线还是接集线器,但是跳一条线从集线器到IP共享器的OUT1口,TPLink无线路由器的WAN口接OUT2口,IPTV接OUT3口,这样就能同时PPPOE拨号,于是就都可以上网啦。new!2013-02-14更新

2012互联网哲思

HTML5从09年就开始预热,今年终于正式火起来,但是显然仍处在上升期,因为智能机时代还没有完全到来。而一旦智能机时代到来,国内的互联网巨头们就未必能够继续嚣张。因为他们都是做应用起家,虽然均在11年开始平台化建设,但到现在状况仍不理想。反观世界巨头们微软,google,facebook,无不在平台化建设上越行越远,甚至苹果也在平台化上付出了很多。

百度老早就学google的igoogle弄自定义web桌面,无奈当时它缺少最重要的类似GAE的平台。终于今年百度发现这个问题,又回来亡羊补牢做BAE,但是google早就继续大步前进开始搞ChromeOS了,而百度在经历自定义桌面失败后只好弄出新的搜索界面,即直接在搜索界面上加上自定义应用。

百度这个思路还行,但是问题不少,一是BAE知名度还太小,甚至不如新浪微博的SAE,这就导致应用不足;二是稍牛逼的应用都不会傻到给百度送流量,它们不需要用流量来换名气;三是最大问题,即在百度上放应用没本质好处,如果百度能够提供些其特有的数据还好说,无奈百度提供的api都与其空间相关,如果提供贴吧api估计还有效果,但百度空间不过是个博客平台而已,不成气候。这些问题最终导致百度平台缺乏优质应用,自然平台建设任重道远。

(百度的最新开放路线 http://news.csdn.net/a/20120323/313489.html 百度宣称将开发其有价值搜索、贴吧、知道、百科服务的api,但至少也要等到2012年10月以后。确实正如之前的分析,这些api不出来就无法构成平台,这些都是早都该发布的api 最新于2012-3-27修改!

但百度也不靠这个吃饭,毕竟只要一日中文搜索技术没有新突破,它就不担心会有挑战者出现。而腾讯就不同,交友社区很容易出现挑战者,其原先歪打正着攀网游的大腿让其一跃成为巨头之一,但之后新的增长点就需要新的思路。

说腾讯是中国的facebook其实是很正确的,两者都是做完聊天做博客社交,做完博客社交做游戏。但是不同的是期间facebook一直在做平台,而现在引入timeline系统之后,它可以除游戏外,继续做视频,音乐,阅读等等方面与社交的结合。但是腾讯就明显不行,各个应用之间有点一盘散沙的状态,倒是和google有点类似。可是google有gmail这个平台可以来进行整合,最近又弄出一个G+的大平台。所以腾讯目前思路也是尽快完善Q+平台来整合自己的分散资源,给出一站式体验。原来总是以为腾讯会学google弄出一个云操作系统,但其很聪明的提出占领桌面的思路,等于是在操作系统上面一层来做入口,确实蛮有创意,所以360很快就学习过来,都是明智之举。

无奈它们都忽略了未来不是pc的天下而是平板电脑和智能机的天下,而且智能电视系统也会分一杯羹。所以这个占领桌面战略能否顺利实施还真是吃不准,毕竟苹果与google都不是傻子,它们也都想占领桌面。特别是google的android系统,完全就是为推自己的应用而生。google甚至还弄出chrome要继续占领浏览器入口,看架势是完全就不准备给他人机会。

所以腾讯还是应该继续学facebook做web平台,webQQ就是很正确的选择。第一步应该继续整合webQQ与Qzone资源,并接下来一个个应用进行整合,什么腾讯视频,QQ音乐,搜搜等等,虽然还是Q+战略,但是个人认为重心应该放在web端的展示,而不是pc的壳中。应该让用户快点适宜web端,而不是适宜pc的壳,否则他们可能会很难适宜未来的种种壳。

最后回到开始的话题HTML5,这个技术目前还不算成熟,而且最终其结果也就是另一个flash而已。大家寄希望于其能够打破google和苹果在操作系统层的垄断,但是前面已经提到google早就把触手伸向浏览器层,所以其最好的结果也就是创造一个类似facebook的平台。但创造facebook平台其实与用什么技术没啥相关性,反而是思路与决策的问题。只要思路决策好,苹果app不照样能做平台,大不了针对不同系统做各自的客户端。当然HTML5有希望解决这个重复做客户端的麻烦,但是有微软IE在,这个任务也是一样任重道远,即使撇开其不谈,目前css3各种前缀也够让人心烦的了。

来自苹果ui交互设计师关于开发工具的创新思维

这是来自苹果公司的UI交互设计师Bret Victor的讲座。该讲座的真正目的正如讲座题目所示Bret Victor – Inventing on Principle,并不是讲这些演示中的工具设计或是设计思路,而是借此阐述作者关于人生,关于设计更本质的思考,也可以说是哲学层面的思考。但是本人目前没有这个能力,也并不想刻意去拔高自己的思路,反而就想谈谈这些创新的工具设计与设计思路来。

演示中第一与第二个的工具设计完全可以用到html5的开发工具设计之中。介于目前html5正是火热,特别是基于canvas的开发,无奈用js来写画面有很多绘图代码而且不能实时反馈,但如果使用类似flash的代码生产工具,又容易导致代码冗余。看完此演示,发现如果真能实现这种工具,那么就应该是目前最适合html5开发的工具吧,但是如果是大型项目也依旧无能为力吧。毕竟目前就是网页制作也没有完全实时的工具,firebug虽然能够实时修改样式,但是实时构建还是很困难。

第三个用于算法演示的工具也很有意思,对于一个给定的输入能够在coding的时候看到反馈,还是蛮方便的。但是如果是稍微复杂一点的算法设计,应该就没有这么容易进行反馈,比如递归类型的。而且其实算法设计一个困难的部分也在于选择某些输入,该工具对这个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最后一个给人感觉更像一个广告,和前面的演示效果不在一个数量级上。除了是个ios应用之外,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比起来还不如微软的PowerPoint制作这种动画来得方便。在用户体验方面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制作完成后想看效果仍然需要一个类似编译的过程,于是感觉和前面演示的主题有冲突,说不是广告还真难以令人信服。

本站总访问量